以前就學時的自傳,我都會寫「我來自充滿人情味的三峽…」 對於高中就到外縣市念書的我,可能往外跑夠了,長大了以後,就覺得開始想回家,也慢慢去了解家鄉,想尋找自己的根。
還記得十二年前左右,當時還是國中的我,我們家三姐妹跟著甘樂去淨溪(甚至沒去武術班上課XD)、撿炮仔紙,也陪伴絲瓜小隊的孩子。當時的身分比較是大姐姐的角色,陪著孩子,一起上課、一起做很多活動。我很印象很深刻的是,當時跟著他們上歷史課,才知道,原來可以像是聽故事般有趣地學習,而孩子在成果展時,我也掉了幾滴淚,現在想起來,就是很感動孩子長出很多力量吧!我想,那時應該就有種子種進我心裡了吧!
種子在我心裡,慢慢長出芽,是在我自己大學面臨轉學時,覺得台灣教育讓我很困惑,好像找不到自己要什麼。當年升大二的暑假因緣際會下聽了一個講座「以學習者為主體」,進而到全人實中參加了第一屆的亞太民主教育年會。
「哇!原來教育可以長這樣?」學習,到底是什麼?很值得思考!大學畢業後,也去嘗試一些不同工作,後來幸運地進入自學團接觸體制外的教育模式,磨了幾年後,參與實驗教育推動中心的師資培育計畫,在實習旅程中有機會回到了小草看看現場,而在今年暑假,我也回來服務了~
人生就是一段段旅程吧,風把我吹回三峽了~ 小草的孩子們,有些也是我的小小學弟妹,笑著討論學校的磁磚顏色也不一樣了、校狗還在嗎?有種世代交接的感慨,也覺得可愛又奇妙啊!
教育現場裡,就像是闖關。沿路找隊友,問問:「你要成為我的夥伴嗎?」夥伴們的特質都不同,也可以接住不同的孩子。而我們每天面對的關卡不太一樣,遇到Boss關要處理時,就集合大家一起夥挑戰吧!
陪伴孩子的路上,其實也是在療癒自己。陪著陪著,有時候會在孩子身上看到以前的自己,也心疼孩子和過去的自己,在陪伴路上,我們也會找到一些相互支持的力量。
在孩子眼中,會看見更純粹的東西,孩子的真,也是讓我們可以用更有趣的視角來看世界!透過孩子的角度,很多事情就會覺得也沒那麼複雜吧,就可以更輕鬆地莞爾一笑。
與老師們孩子們成為夥伴,一起前行也互相接住,知道有彼此在,好好地就好了。